認真地說,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對年輕人來說,最好的語文課不在文學名著,不在課堂,而在于那些唱來唱去、抄來抄去的粵語歌詞。
有幸喜歡過譚詠麟、許冠文、林子祥、張國榮、鄺美云、陳慧嫻、梅艷芳、Beyond這些天皇巨星的人,語文都不會太差。
“原諒我這一生不羈放縱愛自由,也會怕有一天會跌倒?!?/span>
“讓我感激你?贈我空歡喜”
“想你一生也愛我一個,想你心意屬我,期望你跟我長路也走過?!?/span>
“沒料到我所失的,竟已是我的所有?!?/span>
“繽紛色彩閃出的美麗,是因它沒有,分開每種色彩?!?/span>
“但凡未得到,但凡是過去,總是最登對?!?/span>
“階磚不會拒絕磨蝕,窗花不可幽禁落霞,有感情就能一生一世嗎?”
“命里有時終須有,命里無時莫強求。君可見漫天落霞,名利息間似霧化?!?/span>
“絲絲點點計算,偏偏相差太遠,兜兜轉轉,化作段段塵緣;紛紛擾擾作嫁,春宵戀戀變卦,真真假假,悉悲歡恩怨原是詐?!?/span>
…………
不勝枚舉。
毫不夸張地說,粵語歌詞中的文法和詞匯組合堪稱“高級”,有一些甚至不輸給唐詩宋詞,這是什么原因呢?
首先,當然是香港恰好擁有了寫出這些歌詞的優秀詞人,林夕,黃偉文;老一輩的黃霑,劉卓輝、向雪懷,潘源良等,他們的才華造就了粵語歌詞的繁盛。
其次,有專家講,粵語講究的是先有曲后有詞,粵語有九個聲調,林夕的押韻功夫登峰造極,而且他們善于將粵語歌的每個字的發音聲調完全融合進歌曲里,粵語九個調填詞會比國語四個調填詞難,但是會比國語聽著更有韻味,根據曲子填詞,比如黃偉文作詞的浮夸,就算用粵語念出來都會有一種唱歌的感覺,而且念出來的感覺會和這首歌的本身的曲調語感差不多,也是粵語歌獨有的特點魅力。
此外,粵語詞保留了很多的古漢語,總是能用最精煉的詞匯表達出豐富有詩韻的句子。比如“ 攔路雨偏似雪花,飲泣的你凍嗎”中“攔路雨”“飲泣”“凍”三個字,立馬簡練的將冬天的氣氛烘托了出來,再配上前奏,甚至能讓你在夏天的時候感到一絲清涼?;浾Z的這一特點也讓習慣使用簡易白話的人讀到某些詞時有特殊意味,例如“小”=“細”,“喜歡”=“中意”,“放下”=“放低”,“吃”=“食”,“喝”=飲”,“像”=“似”,“也”=“亦”,“穿”=“著”,“脫”=“除”,“衣服”=“衫”等等。這種表達更加含蓄婉轉。比如“唇膏一轉出是他,細意吻我嘴巴”,如果把“細意”換成“小心”就差了截意思。
我喜歡林夕為周華健寫作的《難念的經》粵語版歌詞:
笑你我枉花光心計
愛競逐鏡花那美麗
怕幸運會轉眼遠逝
為貪嗔喜惡怒著迷
責你我太貪功戀勢
怪大地眾生太美麗
悔舊日太執信約誓
為悲歡哀怨妒著迷
啊.... 舍不得璀璨俗世
啊.....躲不開癡戀的欣慰
啊.....找不到色相代替
啊 ....參一生參不透這條難題
吞風吻雨葬落日未曾彷徨
欺山趕海踐雪徑也未絕望
拈花把酒偏折煞世人情狂
憑這兩眼與百臂或千手不能防
天闊闊雪漫漫共誰同航
這沙滾滾水皺皺笑著浪蕩
貪歡一晌偏教那女兒情長埋葬。
當然還有達明一派《石頭記》的歌詞:
看遍了冷冷清風吹飄雪 漸厚
鞋踏破 路濕透
再看遍遠遠青山吹飛絮 弱柳
曾獨醉 病消瘦
聽遍那渺渺世間輕飄送 樂韻
人獨舞 亂衣鬢
一心把思緒拋卻似虛如真
深院內舊夢復浮沉
一心把生關死結與酒同飲
焉知那笑晏藏淚印
絲絲點點計算?偏偏相差太遠
兜兜轉轉?化作段段塵緣
紛紛擾擾作嫁?春宵戀戀變卦
真真假假?悉悲歡恩怨原是詐
聽遍那渺渺世間輕飄送 樂韻
人獨舞亂衣鬢
一心把思緒拋卻似虛如真
深院內舊夢復浮沉
一心把生關死結與酒同飲
焉知那笑晏藏淚印
絲絲點點計算?偏偏相差太遠
兜兜轉轉?化作段段塵緣
紛紛擾擾作嫁?春宵戀戀變卦
真真假假?花色香皆看化
不知道你們意下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