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充香港人在全國各地詐騙的新聞可以說是屢見不鮮,有不少被抓獲的,但是讓人不解的是很多都是蚌埠五河縣某村的人,而且結伴行騙的很多是親戚關系,典型的家族式作案,而且持續了很多年。這不,前兩天又有兩個人在福建破門行騙被警方抓獲:
廈門網訊(記者 張弛)兩名安徽蚌埠籍詐騙犯在湖里區冒充香港人詐騙得手兩單后,購買次日機票準備離開廈門,不想湖里警方從天而降,斷了兩人的出逃路。在深入開展“盜搶騙”專項行動中,湖里派出所對群眾關注的侵財類案件警情開展即時調查,緊抓現案線索,快偵快破、精準打擊。4月14日,在案發后24小時內,成功抓獲兩名冒充香港人詐騙嫌疑人,及時為被害人挽回部分損失。
4月13日,湖里區海天路接連發生兩起冒充香港人實施詐騙的案件,2名受害群眾分別被騙人民幣2100元、3000元。據受騙群眾反映,嫌疑人衣著時尚新潮,自稱是香港人,使用略帶粵語口音的普通話,以問路的方式與受害人搭訕。在騙取受害人信任后,謊稱自己所帶銀行卡不能在內地使用,需要借用手機聯系親友將錢款轉賬至受害人銀行卡內。隨后,又以錢款從香港轉賬只能隔日到賬,而其又急需使用現金為由,通過抵押隨身物品或多付報酬等方式,向受害人暫借現金。詐騙得手后,嫌疑人便迅速逃離。
蚌埠門戶據廈門網訊一日之內,同一區域連發兩案,湖里派出所立即組織辦案隊對案件展開梳理分析,要求辦案隊民警縝密偵查、抓住線索快偵快破。經對兩起警情的細致分析,民警判斷兩起案件應該是同伙的兩名嫌疑人結伙作案,立即組織辦案組快速展開案件偵查工作。一方面通過對報警人的細致詢問,圍繞案發現場及周邊走訪目擊群眾,全面掌握犯罪嫌疑人體貌特征,為后期追捕工作奠定基礎;另一方面,根據受害人反映嫌疑人持粵語口音這一情況,將警情通報給社區民警,結合基礎大排查。
民警連續奮戰,通過匯總各方調查的信息資料,全面分析案情和嫌疑人有效信息,最終鎖定了馬某和張某兩名犯罪嫌疑人的準確身份,隨后馬不停蹄展開追蹤。
4月14日晚20時許,在案發后不到24小時,根據線索追蹤,在湖里區某網吧將2名犯罪嫌疑人全部抓獲。犯罪嫌疑人馬某(男,28歲,安徽省蚌埠市五河縣人),張某(男,26歲,安徽省蚌埠市五河縣人)對作案的事實供認不諱。據調查,該兩名嫌疑人系流串作案,當日詐騙得手后已購買第二天上午六點的機票要離開廈門。
目前,2名犯罪嫌疑人已被依法刑事拘留,案件在進一步調查當中。
警方提醒:要時刻防范街頭以各種理由借銀行卡匯款的異常行為,不要因貪圖小利輕易將信用卡借給他人使用、更不能泄露密碼。如發現借卡匯款的可疑人,可立即撥打110報警。
相關報道:
多地抓獲“冒充香港居民詐騙案”嫌犯 均為安徽蚌埠籍
10月31日,山西省公安廳官方微信公眾號發布消息稱,10月24日,太原公安打掉一冒充香港人實施詐騙的犯罪團伙,嫌疑人謊稱自己所帶香港銀行卡不能在內地使用需要幫助,借機騙取錢財。該團伙以這種方式流竄全國各省市實施詐騙,成員全部為安徽蚌埠籍。
澎湃新聞搜索公開報道發現,近年來,北京、深圳、重慶等地均曾出現“冒充香港人”騙局,他們的欺騙手段簡單,打扮時尚,操一口粵語或者帶粵語口音的普通話,在繁華地段與人搭訕,尤其青睞年輕女子,取得對方信任后借機詐騙。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此次太原警方抓獲的嫌疑人均為蚌埠籍外,北京、廈門等地也曾抓到過蚌埠籍冒充香港人詐騙的嫌疑人。
詐騙團伙青睞年輕女性
山西省公安廳發布的消息稱,2016年8月5日,太原迎澤西大街千峰路口附近接連發生3起冒充香港人實施詐騙的案件。犯罪嫌疑人自稱是香港人,以問路為由與受害人搭訕,謊稱自己所帶銀行卡不能在內地使用,急需使用現金為,通過隨身攜帶的假蘋果手機等物品作為抵押或使用假外幣支付給受害人作為“報酬”等方式,向受害人暫借現金。
上述詐騙方式并不新鮮。
據新華網報道,警方負責人介紹,今年3月以來,北京警方先后接到50余起冒充境外人員街頭詐騙案件,涉及多個城區。這些案件大多發生在地鐵沿線或繁華地段,犯罪嫌疑人一般單獨作案,穿著打扮新潮時尚,主要選擇年輕女性,冒充新加坡籍華人、香港人等,操著粵語或者帶粵語口音的普通話,以問路等名義搭訕。
搭訕成功后,嫌疑人往往稱自己來京訪友或游玩,身上沒有現金或只剩港幣等理由,向事主借錢,并一再保證事后還錢,借錢金額從100元到數千元不等。
北青網2016年9月27日報道,一個三人團伙在北京街頭以到內地旅游香港的手機和銀行卡都不能用為由,專門向女性借錢詐騙。經過民警的梳理,發現在7、8月份期間,僅海淀區范圍內就有32起相關案件,且作案手法一致,初步判定應是同一團伙所為。8月31日,一個3人團伙被抓獲。
公開報道顯示,今年以來,西安、深圳、重慶等多地都曾發生冒充香港人詐騙案。
多地抓到蚌埠籍嫌疑人
上述公號消息稱,太原警方先后在皖、鄂、湘3省5市開展偵查,10月24日凌晨,在蚌埠市將黃某、陳某四名犯罪嫌疑人全部抓獲,當場繳獲大量香港手機卡、假外幣、假蘋果手機等作案工具。經查,該團伙有多名成員,全部為安徽蚌埠籍,流竄全國各省市冒充香港人實施詐騙。
消息還稱,案發后,警方立即成立專案組展開偵查。排查發現,今年以來太原市發生120余起冒充香港人實施詐騙案件,作案人員多系安徽蚌埠籍。
公開報道顯示,多地曾抓到蚌埠籍冒充香港人實施詐騙的犯罪嫌疑人。
據北青報報道,8月31日北京警方抓獲的三名嫌疑人,均為安徽省蚌埠市人,游手好閑的三人在網上看到有人冒充香港人騙錢,就做了假的香港身份證,在海淀、朝陽、豐臺等人流密集場所,冒充香港人進行騙錢。
另據臺海網報道,2015年12月10日,廈門警方在湖里裕興大廈抓獲一女四男共5名犯罪嫌疑人,都是來自安徽蚌埠,年紀在25歲到30歲之間。他們學歷不高,通過自學粵語,刻意裝扮讓氣質、談吐不凡,還制作香港身份證、信用卡、外幣等道具,把自己精心打扮成“香港人”,針對年輕獨行女孩下手,其實他們的真實身份都是農民。
冒充香港人專騙年輕女性,濱江警方成功破獲一個詐騙團伙全是蚌埠五河縣人
2014年8月,濱江警方數次接到報警稱自己被“香港人”通過借打手機、借用銀行卡等方式詐騙。此案正值“夏安二號”和濱江分局“夏季嚴打整治”專項行動期間,濱江警方高度重視,通過案件攻堅,于8月24日將安徽五河籍的四人詐騙團伙緝拿歸案。
衣著光鮮加一腔廣東口音,專挑年輕女性下手
8月15日,濱江警方接到轄區大學生甘一萍(化名)報警,稱自己在學校門口被衣著光鮮、自稱“香港人”的兩名男子叫上一輛黑色轎車,“香港人”說話帶有濃重的廣東口音,稱自己的境外銀行卡在大陸取不到錢,想借事主的銀行卡轉賬,“香港人”的“秘書”同時通過電話告知“五萬港幣已到帳”。甘一萍信以為真,就和“香港人”一起前往銀行取款。但一兩個小時后錢款因為結匯等原因都遲遲不到,事主往往等不及,“香港人”此時就提出要事主支付“押金”,等錢到賬了再統一返還,并強調“只是救急”且“自己并不在乎這點小錢”。涉世不深的事主于是取款給這兩名“同胞”救急。
視頻作戰,抓獲安徽五河籍詐騙團伙
接案后,濱江警方立即對今年以來發生的冒充香港人實施詐騙的案件進行了梳理,并調取大量視頻監控,試圖掌握嫌疑人的體貌特征及出沒路線。通過對受害人的調查回訪工作以及前期掌握線索的梳理和分析,掌握了這伙詐騙嫌疑人的基本情況。
8月24日凌晨,專案組民警在市局相關部門的大力配合下,在西湖、上城兩家旅館抓獲冒充香港人實施詐騙的犯罪嫌疑人尹某、(男,22歲,安徽蚌埠市五河縣人)、華某(男,28歲,安徽省蚌埠市五河縣人)、羅某(男,32歲,安徽省蚌埠市五河縣人)、李某(男,30歲,安徽省蚌埠市五河縣人),并查獲作案用手機、銀行卡等物。經審查,四名犯罪嫌疑人交待了自今年8月中旬以來,在我市濱江區、西湖區、上城區、蕭山區、下沙等地實施詐騙案件十余起的犯罪事實。在問及他們在行騙時使用的一口廣東腔時,嫌疑人交代,是因為他們在手機上下載了相關學習廣東話的軟件。目前4名犯罪嫌疑人已被刑事拘留
曝料及商務合作微信/手機13145201000(長按可復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