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針對?Gass et al. (2005)的研究而設計,由兩個研究組成。研究?1 考察任務?(視頻與音頻)對英語聽解的影響,還考察英文電影視頻和音頻的任務-語境-關聯形式的促聽效果。研究?2 則考察環境(多媒體教室與語言實驗室)對英文電影的聽解效果。
?
2.1 ? ?研究問題
?
本研究主要回答以下問題:
1)英文電影視頻與音頻兩種不同輸入形式的任務哪種更有利于學生聽解?輸入任務中電影畫面與音頻關聯大小是否影響聽解,即語境效應?
2)課室環境如何影響英文電影的聽解? 多媒體教室和語言實驗室哪種環境更有助于英文電影視頻或音頻的聽解?
?
2.2 ? ?被試
?
研究被試來自某重點大學二年級商務英語專業165 名學生,隨機抽樣90 人,分成三個組(分別用?A,B,C 標記),每組?30 人,他們均有至少?10 年的英語學習經歷。實驗在商務英語視聽說課上進行。實驗前被試參加了一次水平測試。結果顯示,三個組間的成績無顯著差異(F=0.686,p=.506)。
?
2.3 ? ?輸入任務材料與課室環境
?
輸入任務材料選自英文電影的精彩片段,分為視頻和音頻兩種材料,每次實驗材料包括?3 個電影片段。視頻材料為英文電影去字幕后僅保留圖像和聲音的電影剪輯,音頻材料是對應的英文電影剪輯去掉視頻的音頻片段。
為了驗證任務和外部環境都是認知和認知過程的一部分,選取的輸入任務試題?1 的實驗材料,即電影視頻中的畫面與音頻的關聯性較??;而試題?2 的電影實驗材料的畫面與音頻則有較大的關聯。
課室環境指多媒體教室和語言實驗室教學環境。前者在普通教室基礎上安裝了一臺電腦、外放音響和投影儀。門窗桌椅與普通教室無異,也就是說桌椅都是一排排固定的,門窗等沒有隔音處理。語言實驗室指安裝了教學軟件系統的傳統實驗室,除了一臺電腦、外放音響等多媒體教學設備之外,學生座位上安裝了顯示屏和耳麥,門窗等還做了隔音處理。因此,兩者作為自變量在物理上存在一定的差異。
?
2.4 ? ?實驗程序
?
研究?1:被試為?A 組和?C 組,兩個組的測試題相同,都是視頻題和音頻題,且難易度相當,每個被試分別在多媒體教室和語言實驗室做了一套視頻題和音頻題試題。實驗在前后兩周交叉進行,即交叉實驗,第一周?A 組在語言實驗室做視頻題?1,標記為?A1;C 組在語言實驗室做音頻題?1,標記為?C1;第二周?C 組在多媒體教室做視頻題?2,標記為?C2;A 組在多媒體教室做音頻題?2,標記為?A2。
研究?2:被試為?B 組和?C 組,兩個組的測試題與研究?1 的相同,兩個組也在前后兩周做交叉實驗。第一次實驗,B 組進行多媒體教室音頻實驗,標記為?B1,而?C 組則進行語言實驗室音頻實驗,標記為C1。第二次實驗,B 組進行語言實驗室視頻實驗,標記為B2,C 組進行多媒體教室視頻實驗,標記為C2。
每次實驗步驟相同,教師分別給予相同的實驗指導語,在觀看電影剪輯視頻或聽解音頻內容前,教師不發放測試題,以便被試專注視聽;為了避免過重的記憶負荷,被試被告知測試過程中可以做筆記,且播放分三段處理,每段連續播放?2 遍;每段播完后,教師和課題組成員按規定時間發題,答題和收題。
2.5 ? ?實驗工具
?
兩次實驗的測試題包括選擇題、判斷題和簡答題三種題型,測試內容主要是基于電影內容細節的聽解題。學生的聽解根據得分進行判定,總分為?100 分,評分由兩名研究人員根據評分標準進行評分,得分取平均分。